资讯 2020-04-12
对宝钢股份2050热轧产线纵切线而言,自1989年“出生”伊始,它就是个“明星”。这是当年国内最先进、产线距离最长、工艺模式最多的一条精整产线。而今,由于产线设备老旧,纵切线于2017年3月停机改造。
这次改造使该产线再次成为了“明星”,它是国内首条使用全“国货”进行三电改造的纵切线。上线至今,这台由宝信软件自主打造的产线“大脑”运转平稳,不仅为宝钢股份节省了可观的工程投资费用,助推国产替代进口,也再次证明了宝钢股份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
拍板,决定自主研发
作为2050产线的后道精整线,纵切线每月承担着约1.5万吨的精整切边任务。近年来,宝钢股份品种升级步伐加快,纵切线需要加强高强钢产品的处理能力,拓展薄规格产品,纵切线改造对宝钢股份热轧工序意义深远。
在项目前期准备时,宝钢股份内部始终存在着两种声音,是延续以往经验,选择稳定可靠的自主集成三电改造系统,还是给宝信软件自主研发一次机会?
双方各执己见。宝钢股份权衡再三,决定自主研发。据悉,选择宝信软件自主开发的“国货”是慎重的扶择。宝信软件在三电系统改造项目中有着多年的研发经验,积累了尖端技术,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工作态度均是国内一流。从更高的层面来说,宝钢股份以实现进口替代为己任,助推“国货”是宝钢股份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
驻守,一点一滴抠细节
下决心不难,但要落到实处,则需要缜密的测算与事无巨细的沟通。由于纵切线当初引进的是全进口设备,研发方需要全盘消化外方资料,细化控制要求,重新计算各个设备的硬力强度等工作,以确认最终的改造范围。为此,项目团队成员在准备阶段,一点一滴死抠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改善点。
以此次改造内容之一,若干操作台合并为一为例,为了使合并后的操作台真正符合现场操作习惯,在操作系统的研发阶段,热轧厂选派了纵切线丁班班长叶伟明,一位自产线开工就在现场坚守至今的老法师,到宝信软件的项目开发地蹲守了整整一个月,从画面与键盘按键的设计,到每个按键功能操作的方式,凭借自己的经验给予建议。不止叶伟明,纵切线的许多骨干都有蹲守宝信软件参与项目开发的经历。他们把自己常年积累的经验全盘贡献给了研发端工程师,双方合力优化工艺,最终成功研发一套符合热轧厂厂情,能用易用的个性化系统。
改善,以才智应万变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纵切线改造踩着节点顺利进入最终数据调试阶段。期间,陆续解决了产线停工导致的物流、产销联动等困难。凭着一股执着不屈的精神,迈过重重荆棘,最终趟出了一条通向成功之路。
尽管事先准备充足,调试中仍然出现了一些小插曲。热负荷试车前几天,调试人员忽然发现,通讯数据收发出现问题,机组瘫痪无法启动,这可急坏了项目组的人。热轧厂与宝信软件的专家立刻分头查找问题根源,开展紧急测试逐一排查。此时已是6月中旬,在厂房闷热的环境下,调试人员一项项地毯式排查,工作服一次次被汗水打湿。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了短短一天时间,调试人员就凭借丰富的经验,发现了问题根源并重新改写了程序,使机组重新获得了运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