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万科公益基金会官网 日期:2021年12月28日
垃圾资源化率平均值达到45%,人均垃圾减量率达到89.2%,每年总碳减排量相当于7719棵树一年吸收的碳汇量;直接带动约3000位故宫工作人员、1100万人次观众、4万名导游加入到行动中。
这是故宫零废弃项目两年的行动成果,12月20日,“故宫零废弃项目两周年总结会”在故宫召开,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对此进行了发布。
故宫零废弃项目由故宫博物院与万科公益基金会携手发起,项目的行动目标包括:
1、优化故宫生态风貌。制定垃圾分类全链条规则,加强内部宣传教育、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垃圾减量、提高垃圾分类回收效率和再利用比例。
2、培育观众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营造有文化内涵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和体验服务,先从故宫人自己做起,引领和提升观众为自己垃圾负责的意识,引导观众垃圾分类的行为改变,通过情景设计每年引导参观者体验“生态故宫”。
3、传播“故宫零废弃“行动影响力。将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有机结合,量化呈现故宫垃圾分类、垃圾处理成果,建设故宫成为生态文明及节约型公共机构典范。引导公众多方位地感受传统文化,体悟生态文明,更加丰富地理解故宫作为中华文化符号的内涵,从而加入到零废弃的队伍中。
据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闫宏斌介绍,两年来,故宫员工积极参与零废弃行动,从优化垃圾分类等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到加强零废弃培训及光盘行动等宣传倡导,分阶段分步骤地稳步推进“零废弃办公”和“零废弃游览”相关工作,使“零废弃”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大家的习惯。
在项目的支持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面向观众开展了环境行为学调研,邀请观众携带调研设备,采集观众环境行为学数据,分析垃圾桶的最佳布点。通过合理布点,2021年1月,故宫博物院开放区整体更换了新的分类垃圾桶,数量由310组减少到了110组,直降近2/3。调整后布局更合理,景观更少被打扰,保洁员工作区域也更加集中,使分类效率大大提升。
为了广泛传播零废弃理念,推动更多人加入零废弃的行列,牛年新春之际,在慈宁宫区域,项目联合韩美林艺术基金会推出了“福牛辞旧”废弃物再生雕塑,该雕塑由来自故宫的3000个矿泉水瓶,2000个矿泉水瓶盖,8000个吸管,500个快餐盒等废弃物制作而成。
2021年零废弃日,故宫零废弃环保文创全新发布。由回收的废弃塑料瓶经过“化塑为丝”的工艺再造而成,结合故宫的文化图腾成为故宫的特色环保文创,面向公众倡导零废弃生活理念。
2021年7月,“故宫零废弃”导游培训宣讲会在故宫举办,动员北京上万名导游践行零废弃。同时,面对观众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并在海报、广播等途径面向观众开展全流程触点宣传。
在刚刚结束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故宫零废弃项目的“福牛辞旧废弃物再生雕塑”、“故宫零废弃文创”及“故宫堆肥花坛”等倡导行动以纪录片的形式在中国企业馆播放,向国际观众展现了应对气候变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所迸发的生命力。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总结会上强调,故宫博物院有四大愿景:成为国际一流的博物馆、世界文化保护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而这四大愿景都与故宫零废弃息息相关。通过建设“零废弃博物馆”,不仅将古人的智慧提炼出来,也融合了现代先进的环保理念,通过文化和旅游的紧密结合,推动国内外观众一起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行动。
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认为,故宫作为一座年游客量两千万的世界级大博物馆,其影响力是重量级的,它不仅影响广大中国观众,也能为世界带去更多中国的声音。而故宫零废弃项目的实践更是将传统和现代、过去与未来都串联了起来,更好地科普了人与自然、与物质的关系,实现了事半功倍的价值。
故宫博物院与万科公益基金会在会上宣布,双方已达成下一阶段的合作意向,将继续携手五年,进一步深化与扎实零废弃实践,共同推进绿色故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