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上午,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顺圭实验室揭牌仪式暨1956级周顺圭校友返校交流座谈会。东南大学副校长孙立涛、党委副书记邢纪红、1986级校友潘志宇、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江雪华、院长倪振华、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芮振华、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吴俊以及师生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和系列活动。
电子学院党委书记江雪华主持揭牌仪式。周顺圭学长是南京工学院电真空专业1956级学生,2020年,周学长慷慨捐赠500万美元用于建设东南大学电子学院科研实验室(顺圭实验室),2024年再次捐赠150万美元用于资助东南大学贫困学生。
党委副书记邢纪红代表学校向周顺圭先生的归来致欢迎辞。邢书记首先向周顺圭学长致以崇高敬意和真挚感谢。“顺圭实验室”的建设和命名,是对周顺圭学长饮水思源、反哺母校的东大情怀的铭记和传承。秉持“止于至善”校训精神, 和“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东南大学培养出一代代心系家国、追求卓越的栋梁之材。相信未来,在周学长的捐赠助力下,“顺圭实验室”将成为荟萃高科技人才和孕育原创性成果的摇篮,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东大智慧,书写闪亮篇章。
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骆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骆越老师表示,两年前选择从美国回国加入东南大学电子学院,正是看到国内科研环境的飞速发展和学校对高水平科研和高端人才培养的坚定支持。顺圭实验室为团队提供的科研实验环境远超世界一流水平。感恩周学长的慷慨支持,作为新一代电子信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未来我们必将利用好宝贵资源,勇攀科技高峰。
电子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和宝钢奖学金获得者段升顺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段升顺深情回忆,学院曾经在老校区科研条件有限,给实验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今的实验室条件优越、环境舒适、器材先进,学子们必将在此传承周学长的赤子情怀,以所学所知回报社会、建设国家。
随后,孙立涛副校长和周顺圭学长共同为顺圭实验室揭牌。周顺圭先生在热烈的掌声中发言。周先生表示激动心情难以言喻,感谢母校曾经的培养,回忆1956年初入当年的南京工学院求学,学习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如今学生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希望大家珍惜现在的良好条件好好努力,希望顺圭实验室能为东南大学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为感恩周学长对学院发展的大力支持,电子学院学生特别设计制作了刻有电子大楼和顺圭实验室图案的电路板灯光画,电子学院倪振华院长代表全院师生将这份具有学院特色的文创礼品赠送给周学长。
随后,与会嘉宾陪同周顺圭先生参观顺圭实验室的一楼先进微纳加工中心,了解并体验了三维光场显示、云雀AR眼镜、柔性智能系统、低维光电异质集成、微纳米封装材料、超快光声探测、微波光子芯片、可穿戴电子等部分科研团队的最新成果。
参观结束后,倪振华院长详细介绍了顺圭实验室目前的微纳材料与器件、智能传感与系统、光电互连与传输、信息显示与成像等四大主要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青年教师、学生代表与周学长一行围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学业发展规划等内容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探讨。周顺圭学长感谢学校和学院对顺圭实验室的建设的重视和支持,期待实验室能够助力东南大学产出一流成果、吸引一流人才。寄语师生要学会坚持做一件事情、学会知足但不满足、学会感恩并心怀美好、坚持锻炼并精益求精。
座谈会后,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孙友宏亲切会见了周顺圭校友。未来,顺圭实验室将进一步助力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攻克科研卡脖子问题、推动成果转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据悉,周顺圭先生于1956年考入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电真空专业(现为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1957年前往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之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69年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1984年创立了EICO, Inc.,专注于半导体生产业务,是一名成功的天使投资人,被誉为硅谷的“金手指”。自1993年以来,投资了22家初创企业,其中8家成功上市,6家被收购。这些企业大多由华人工程师创立,包括ZOOM、NETSCREEN、Fortinet和兆易创新等硅谷创业公司。
顺圭实验室冠名:
“圭”字三重意涵,谐音“硅”聚焦学科核心,本义“洁净”隐喻科研匠心、更寓“归来”凝聚校友力量;“顺”字双关,既祈福实验顺遂平安,更彰显“殊途同归、共铸电子”的使命传承。
文:王一卉
图:杭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