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老版栏目

国家电网公司:定点扶贫快马加鞭不下鞍

时间:2017-11-13浏览:881设置

时间:2017-09-18    来源:中国扶贫作者:周艳
——国家电网公司定点扶贫工作纪实
       2017年9月14日,一场特殊的无偿捐赠仪式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国家电网公司价值4.37亿元的236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在现场的热烈掌声中完成交接。自此,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秭归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及神农架林区(简称“三县一区”)的23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每年将会多一笔约19万元的固定收入。这是国家电网公司参与定点扶贫、积极实施“国网阳光扶贫行动”的又一力作。
22年,官田村的巨变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从巴东县城出发,沿着连错车都很困难的狭窄山路驱车2个小时,终于到达位于神农架山脚的沿渡河镇官田村。大山巍峨,连绵不绝,守住的是世间对淳朴品质的赞美,困住的是山民对幸福日子的向往。在这个拥有8个村民小组、270户人家的山村里,仅贫困户就有134户。
       寒来暑往,这条进村的路,这条扶贫的路,国网人一走就是22年。1995年,国家电网公司(原电力工业部)牵手“三县一区”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从此,一颗初心永不悔。2013年,帮扶对象新增青海省玛多县,国家的谆谆重托更甚,百姓的殷殷期盼更高,国网的社会责任更大、帮扶措施更多。其中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国网阳光扶贫行动”之三大工程。
       “村里我记得是1987年才通上电的,通上电了家里也没什么电器,100瓦的灯泡吊在房屋上方来回晃,找个东西还是灯下黑”“后来村里逐渐有了冰箱、洗衣机、空调,可是电压不足啊,同时使用的村民一多,就跳闸了,我们经常投诉”“去年3月电网改造了,现在好了,想咋搞电力都供得起,老都老了,我们还享福了”……官田村口上了年纪的老人,边晒着来自电力的“阳光”,边抽着烟卷,一缕缕升腾的烟雾后面,是一张张沧桑而幸福的笑脸。
       老人们口中的“电网改造”,就是三大工程中由国网投资206.37亿元实施的村村通动力电工程。村组的变压器增加了,电缆线加固了,入户线更换了,普及了智能电表,村民再也不用担心用电问题。这个改善了村民基本生活条件的工程,在官田村落地起来并不容易。
      “这个村是难度最大、投入最多的,我们投了大概七八百万。山高路远,电力设备只能靠人力运送,光电线杆就用了几百根,三轮车一次只能运1-2根,可想而知困难有多大,国网人抗住了压力,从春暖花开到秋高气爽,从骄阳似火到银装素裹,一年时间全部竣工。”说起建设过程,沿渡河镇供电所副所长杨军连依然动容。
       村村通动力电工程改变的,还有贫困村产业发展的可能和脱贫致富的希望。
       夕阳红养殖专业合作社60岁的理事长谭志炯,前几年没睡过一个囫囵觉。200多头猪,需要大量饲料。受困于供电容量不足,仅能购买1500瓦的小型加工设备,还只能等到夜晚十一点之后排班开工。“白天用电量大,一开工全村就跳闸了。晚上还得提心吊胆,在烧了四五个电动机后,我摸出规律了,往往是一边加工一边看灯泡,灯光只要一开始变暗,就赶紧关掉机器,要不肯定跳闸。机器功率小,每小时只能加工200来斤,晚上得忙活四五个小时。”
       2017年3月,工程竣工。4月,谭志炯就去购买了一台13KW的新设备,720斤玉米18分钟能加工完,在睡上安稳觉的同时,养殖规模扩大到了500多头。此外,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2角的价格收购村民玉米,吸纳十几名村民就业……国家电网公司为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带着更多贫困群众翱翔。
玉米加工机,烘干机,官田村的设备越来越多;凌峰生态养殖,木瓜产业,官田村的产业越来越多。村村通动力电,让农村市场的消费越来越广,更让贫困村的产业发展越来越旺。“我们的收入越来越高,算算帐,今年脱贫一点问题没有!”村民们信心满满。
       206.37亿元的投资,让无数个“官田村”与国家电网公司结缘。截至8月底,国电完成新通动力电及动力电改造自然村7.66万个,其中贫困村3.5万个,惠及贫困户252万户。工程预计9月底全部完成,已完成通电或改造的自然村平均新增农副产品加工、养殖等各类企业4个,人均用电量较上一年度增加95.5千瓦时,增长35.1%。动力电成活力,激荡出农村一池春水。
国网人的“胆大”与执着
       “我们将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扶持下,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上,撸起袖子加油干,发愤图强,再接再厉,共筑我们的‘中国梦’。”2017年,这封来自神农架林区落羊河村的感谢信,带着全村92户村民的心意,到了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面前。
       2016年,国网公司在帮扶的五县区建成7座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每年产生扶贫收益约700万元,直接为5000多名贫困人口提供稳定、可持续的脱贫资金保障。2017年,国网更是大胆创新帮扶方式,为湖北“三县一区”的23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各建设一座2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并无偿捐赠给村集体。这便是三大工程之中的定点光伏扶贫工程。
       村级电站成本低、占地少、并网易、贫困户受益比例高,这也是国网有此举措的初衷。4.37亿元、236个贫困村,点对点的精准帮扶,凝聚的是国网人的心血。在建设上,国网只有一个理念:确保交给村集体一个质量过硬的放心工程!在管理上,国网煞费苦心,构建运维单位、村集体、总包单位三级运维服务体系,确保电站发电具备25年以上稳定收益,确保扶贫收益精准到村、精准到事、精准到户、精准到人。
       付出换来的,是每座电站每年大约19万元的收益,是村支书带领群众发展的勇气,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获得感”。
       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多宝寺村,大伙儿都说村支书覃启艳的“胆子”越来越大,做事越来越有魄力了:号召大家发展瓜蒌种植,维修村内基础设施,关注贫困家庭,资助贫困学子上学……像是变了个人。覃启艳嘿嘿一笑,扬了扬手机,随后向记者展示“宝贝”:原来是“光e宝”手机客户端远程监测,国网系统可见,236个贫困村村支书也可见,每天的发电量和发电收益一目了然,运营情况实时掌握。“国网这么‘大胆’直接捐给村里,这就是底气!”他补充说,“有了这笔钱,村里也好为村民做事;村民们也高兴,需求能得到及时回应。”
       覃启艳的话已得到验证。4月电站并网发电以来,发电十万多度,按照湖北0.98元/度的电价,村集体收益已有十多万。收益由村委会按照民主程序进行分配。去年,多宝寺村试种了100多亩瓜蒌,苦于缺少资金,一直搁置。有了这笔钱,今年,村里放手成立了民福瓜蒌专业合作社,扩大了种植规模,丰收在望。
       贫困户杨明浩,正在认真地和国网人学习电站维护要领,村里设置了5个公益性岗位,他作为其中一员即将上岗;贫困户刘祖安,家里2个病人,还有一个学生,自己身体也不是很好。光伏收益让他实实在在有了“获得感”:前不久,家里种的2亩多瓜蒌支架倒了,村里用光伏收益每亩补贴1500元;女儿读大二,村里用光伏收益资助了5000元;还用光伏收益购买了一头母猪送了过来……
       236个贫困村、每年约19万元收益、25年时间,国家电网公司独辟蹊径,用爱和智慧走出了一条富有企业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向定点帮扶的贫困地区送出了一份“大礼”,帮助3万多户、近10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光伏电站接网工程是三大工程的最后一个,同样硕果累累:投资32亿元,完成国家光伏扶贫计划安排的2.8万个村级光伏电站接网工程;截至2017年8月底,国网经营区域内光伏扶贫项目累计接网容量9003兆瓦,项目收益惠及138.5万户家庭。
       定点扶贫路上,国网人一直都在。1995-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在五县(区)共投入资金1.944亿元,实施项目421个;2015-2016年,国网投入1340万元参与“百县万村”活动,在湖北“三县一区”实施安全饮水工程34个,解决1.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十二五”期间,国网投入4699万元,2016年投入1905万元,在五县(区)建设特色产业基地88个;2016年,在神农架林区和青海玛多县投入120万元实施“救急难”行动,帮助因病致贫和突发意外的贫困家庭……
       玛多的巍巍高原凝视着国网人的热诚,神农架的莽莽林海吹动着国网人的牵挂,三峡库区的滚滚浪花翻腾着国网人的决心,八百里清江的秀丽碧波映衬出国网人和贫困群众共同的希望。为了五县(区)2020年圆梦小康,国家电网公司快马加鞭不下鞍!



返回原图
/